1.蒙塵明珠:癌症救星山防風
『癌症』,這個令人聞之色變的疾病,儘管醫療科學日新月異不斷的進步,但是現在仍高居死亡率的榜首。雖然西醫的開刀術及特效藥風 行,但是術後的痛苦及後遺症,往往才是災難的開始,所以很多患者及家屬,在經歷療程後大都會求助於傳統的醫藥,尋求協助和奇蹟,而許多古老的偏方和草藥, 也就應運而生的成為患者生命的另一道曙光。 山防風屬菊科植物,是民間清熱用的草藥,又因為外型特殊所以也被當成很好的花材,它之所以一夕之間成為許多癌症患者的救星,其實是有一段曲折的故事。 多年前中國電視台的專題報導節目『九十分鐘』,因有見於當時的民俗療法及草藥大行其道卻缺乏管理,於是製作了一個專題,想不到播出之後引起熱烈的關注及討 論,並收到一位胡姓的觀眾特別來信,提供了一個相關範疇的題材,就這樣胡先生和張錦德博士合作,以山防風治癒了一百多位癌症患者的奇蹟,在街頭巷尾廣傳開 來造成瘋狂的索求,那時詢問的電話,幾乎使中視所有電話受到干擾並使總機疲於應付。
2.山防風之父:張錦德博士
張錦德是一位在美國獲得生化博士學位,而後回到國內,從事稀有植物研究的專業人員,由於過去在美國,以及日本求學階段,曾經協助 過教授從事中藥提煉化學物質的實驗。因此,當他回國以後,得知父親罹患骨癌,而他兩位做醫生的哥哥卻都束手無策,他想到在過去實驗中,好像有一種通稱蛀骨 草,而學名是山防風的藥草,對於骨頭方面的病痛有些效用,就是這麼幸運地,他父親的病竟然沒有惡化,於是這個事實激起了他對中藥草研究的興趣。民國五十九 年,他開始試著,在幾百種不同的藥草中提煉物質,注射在動物身上以找尋答案,十幾年不斷的努力,他終於摸索出一個方向,也使中藥抗癌的治療遠景,看到些許 的希望,之後他每年由國科會支助三、五十萬元,並且在台大、榮總、陽明、國防、和中國醫學院等,八所學院八位研究人員的協助之下,試著使這項研究成果更進 一步,而達到從中藥提煉物質,做化學合成的科學化地步。
3.推己及人相輔相成
而胡先生也是因為受惠而後開始和張博士合作,胡先生的父親罹患肝癌,被醫生宣布只剩一兩個月的時間,為了父親他求助於張博士,在服用山防風後, 老先生多延長了近兩年的生命,這樣的療效使胡先生感激之餘,對山防風生起無比的信心,希望能將這麼好的藥材加以推廣,嘉惠更多無數需要幫忙的患者,於是和 張博士合作,六十九年創立錦成,依照配方堅持回歸自然以人為本的精神提煉製做,期使每一位服用的人都能得到最好的療效,他深信這也是對張博士最好的回饋。